讲得详细,了解了回民过年的习俗,谢谢分享!
今天女儿问我,为什么要在今天蒸馒头呢?
我说,这是老辈子传下来的,没有什么具体的原因。
于是就想到了小时候的过年。
小时候的过年,基本上就是从腊月二十五、六开始的。
腊月二十六,宰羊宰鸡。宰羊,是把阿訇叫到家里。阿訇念经,动第一刀,然后离开。然后再叫会宰羊的邻居帮忙继续下面的过程。宰鸡,则是把鸡拿到十字路口,然后叫阿訇(实际上多是海里拜)过去。因为古兰经规定,非经诵安拉宰杀的动物,穆斯林是不能吃的。羊肠子扒出来以后,就拿去卖给收羊肠子的,5毛钱一个。正好够买一盘炮的。
腊月二十七,蒸馍(蒸馍,就是蒸馒头,馒头就是蒸馍,或者干脆就叫馍。蒸馍是一个动作,也是这个动作的产品)、包包子,包枣包子(也叫团子)。包子和枣包子都是用玉米面(或者加一点好面)包的。蒸馍,一般也就蒸一锅子或者两锅子。有时候,还做“卷煎”。
腊月二十八,酥丸子。先酥好面(就是白面、面粉)的,再酥杂面(豆杂面或者绿豆面)的。
腊月二十九,煮羊肉,炖菜。
腊月三十,什么都不干,晚上放关门炮。老家的回民没有吃年夜饭的习惯,不知道其他地的回民是不是也这样。
正月初一,早上放开门炮。
实际上,穆斯林是不让放炮的。所以,每年的年底,寺里的阿訇都要挨家挨户安排不让放炮,放炮要罚款。这个规定倒是与现在的治理环境污染合拍了。
正月初一,早上吃面条,中午吃炖菜。初一不吃饺子,这是与汉民人家最重大的区别。我想着,这也是我们那的回民先辈想出来的不得已的办法。按照道理,回民只能过开斋节等穆斯林节日。但由于中国的回民大都与汉民杂居,人数又处于少数,不能避免的要跟着汉民过春节,这也算一种文化上的同化吧。但为了表示与汉民的区别,回民前辈们就想出来一些折中的办法,以示与汉民有区别有分别,其实这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初一吃饺子与初二吃饺子能有多大的差别呢?中午则是吃炖菜和馍。小时候,也就是在初一的中午能够吃到白面馍(老家就叫馍或者蒸馍,杂面的则是窝头和锅饼)。从初一晚上开始,就是吃枣包子了。
正月初二,早上吃炖菜,中午包羊肉饺子。
初二晚上,煮枣米饭,闷一夜,初三早上吃。
正月初五,上午吃韭菜饺子。
我家亲戚少,一般都是初三去姥姥家,初四去姨家。
另外,回民也没有在过年时敬祖先拜牌位的风俗。所以,小时候,我们就跑到汉民邻居家看热闹。
回民除了不吃猪肉外还有没有其它不能吃的?
多了。大多数都不能吃:只能吃偶蹄类动物,也就是牛羊驼和鸡鸭鹅。水产动物没有具体规定。不能吃自死的动物,不能吃动物的血,不能吃长相丑陋的,不能吃猛禽类。常见的动物,不吃马驴骡狗猫。
记得小说《穆斯林的葬礼》,拍成电影叫《月落玉长河》,里面有一些对回民风俗的介绍。几年前骑行青海湖时到过西宁,拜访过东关清真大寺。有一位国外回来的穆斯林学者给游客讲解教义以及穆斯林的日常生活、信仰、生养死葬。了解了很多以前没有接触过的知识。
我小时候家附件也有回族人,依稀记得一些不同于汉族的生活习惯,记得当时回汉不通婚的。
回民和其他民族不同,主要是宗教性的,所以特别注意对群体的维护和管理。
不过,中国的回民因为不是政教合一,所以相对政教合一的那些还是温柔多了。
如楼主所言,西北聚居的回民怕是不过春节的。过年前后,大街上所有的餐馆都关门回家了,只有兰州拉面和新疆大盘鸡还在开着,好多加班的人只好到这些馆子里吃饭!
西南杂居的回族不知道过不过,还没具体了解过。
多了。大多数都不能吃:只能吃偶蹄类动物,也就是牛羊驼和鸡鸭鹅。水产动物没有具体规定。不能吃自死的动物...
猪也是偶蹄类动物,但也不吃,好像水产类无鳞鱼如鱿鱼乌贼也不吃的。
好像东南亚(印尼马来西亚)的清真食品的规定没那么严格,但不知道具体的情况。那边的伊斯兰教也是最开放现代的,没有西亚非洲那么传统死板!
仅供学术交流鉴赏使用,请先下载到本地。本内容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故园怀旧观点,如有侵权,请通过举报/报告问题功能发送通知。
200字以内,仅用于支线交流,主线讨论请采用回复功能。